請~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~分遺系明揚同學分享

「Creating yourself的想法一直都在,只是自己做不到;夢想很多,但總是想,就永遠只是夢想,唯有做了,才知道適不適合、喜不喜歡。」 (文/照片:毛秀玲)
「很欽佩學長行動力這麼高!謝謝學長分享自己的故事給我們聽,謝謝你們舉辦這麼一場好的演講,聽學校內而且是自己認識的人分享,讓人覺得更貼近自己所處的環境!」
「學長的內容非常豐富也很有內涵,讓我深深的被吸引住,我在聽到這次他的演講後,我也對自己的解決方法有更加一步的方向。很開心有參加這次的演講,收穫良多。」
這些是參與教資中心第二場在校生分享會–分遺系明揚「請~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」同學們的回饋心得。教資中心自104學年上學期起,每月規劃舉辦一場在校生分享會,希望鼓勵慈大生在大學期間創造自己的價值,思考未來出路與生涯規劃。
明揚是本校分子生物遺傳學系五年一貫的學生,高中雖就讀名校建國高中,但高中時期因只專注於唱歌這項興趣而荒廢了學業,導致考上的大學不如外界所預期。進入慈濟大學後,他封閉自己經常獨自關在宿舍,不關心學校所有事務,整天怨天尤人,抱持著隨時重考離開慈大的想法,成績也因此每況愈下。
開始改變的契機是,漸漸地,明揚感受到老師們真的懂很多也很厲害,既然這樣自己憑什麼要轉系?於是開始認真上課,開始關心學校事務。因為無意間看到「大專返鄉服務計畫」海報-,因此利用暑假時間至部落參與服務學習。服務團隊成員分別來自不同科系的伙伴,接受一週的訓練後,聽取當地村落幹事說明村落的現況,隨即在當地展開一連串的服務,照護智能發展不足的小孩、定期與衛生所合作為獨居老人量血壓、行銷村落蔬果、建置網站、幫忙豐年祭、文史紀錄製作成果檔,幾乎包辦了村落的所有活動,因此學習到很多。這對身為原住民卻住在都市的明揚而言,感觸很深,他想著:「若我還在鄉下,應該也是過無所事事的生活,我應該為他們做一些事情。」
「你出走開始跟自己獨處。你於是在沈默中看見自己呼出有顏色的空氣。出走的目的其實就是體驗自己。─王世緯」這是明揚最喜歡的一句話,明揚表示,不要只用「想」尋找夢想,要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夢想,或是自己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夢想。因此決定參加2013年全球基因工程機器競賽,開始沒日沒夜地投入實驗,發現自己除了唱歌外的第2個興趣-「做實驗」。最後這場競賽,慈濟大學榮獲全球銅牌奬(台灣參賽隊伍包括:慈濟大學、交通大學、陽明大學及台灣大學),能與來自世界各國大專院校約250個隊伍於世界賽中嶄露頭角,並拿到這麼好的成績,明揚以身為慈大學生感到pride and proud。
“Life isn’t about finding yourself.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.-George Bernard Shaw.”明揚決定要為系上做些什麼,於是決定參選分遺系系學會會長,以「沒什麼特別,我們只是一群希望分遺系能更好的分遺人」的slogan當選了系學會會長。明揚想要讓大家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,因此,他舉辦「伊拉克陷入內戰危機」、「探討多元成家」、「穿越亞洲尋找50個改變世界的故事」等議題的專題演講,亦主動聯絡分遺系相關大型產業至系上說明未來產業趨勢及徵才,廠商表示:「因為看到我們努力和認真,所以願意給我們機會」,所以只要願意嘗試,就有成功的機會。
從明揚的故事中我們知道,生命的價值,不在於發現自我,而是創造自我,明揚現在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,除了最愛的唱歌就是做實驗。教資中心也期勉同學們,善用「學生」優勢,利用「學生」的身分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,因為是學生所以可以做的事情更多,因為還在學習的階段,所以不需要擔心很多;如果出社會了,要擔心的以及要承擔的會更多更多。
下一場在校學生分享會-英美系張薈軒同學「找到自己的方向,走出自己的人生」,歡迎您報名參加。(文/照片:毛秀玲)

Comments are closed.